校園公告
公告主旨 | 【新聞稿】向大師學習──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vid MacMillan 親臨北一女分享科學人生 |
---|---|
發佈日期 | 2025 年 5 月 11 日 |
發佈單位 | 秘書室 |
公告類別 | 最新消息, 綠園新聞 |
公告等級 | 重要 |
點閱次數 | 461 |
公告內容 | 【臺北訊】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教授戴維‧麥克米倫(David MacMillan)於 5月 8 日(星期四) 首度走進臺灣高中校園,在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與逾250位高中師生展開一場深度的科學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啟發無數青春科學夢。
本次活動由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北一女中承辦,諾科獎國際文教交流協會協助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協辦,旨在拓展臺北市高中生的國際視野與科研潛力,讓學生有機會與世界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活動開始,北一女中化學科教師江慧玉簡要介紹 MacMillan 教授的學術背景與榮譽成就,隨後由陳智源校長與多位貴賓致詞揭開序幕。
緊接著,MacMillan 教授以幽默親切的語調,分享自己從蘇格蘭一名普通學子成長為世界頂尖科學家的歷程,講述人生中的關鍵轉捩點,並深入介紹他在「不對稱有機催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他強調,催化作用在因應氣候變遷與發展醫療科技等面向扮演關鍵角色,而這份研究正是促使他獲得諾貝爾獎的重要原因。教授亦穿插許多個人趣事,讓現場笑聲不斷,氣氛輕鬆愉快。
演講結束後,進入學生對談與現場問答環節。北一女中學生代表與 MacMillan 教授深入探討研究歷程與未來職涯等議題。在對談與問答環節中,學生們最深刻的體會,是 MacMillan 教授對「失敗」的看法。他指出,挫折並非成功的對立面,而是通往成功的一部分,這番話讓人倍感鼓舞,也提醒我們在科學研究中要擁抱不確定與挑戰。有同學提問教授最重視的特質時,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慷慨與合作。」他認為,一名好的研究者應具備樂於分享的心態,並懂得與他人並肩前行。教授也溫柔地提醒我們,不必急於求成,更不要讓自己陷於同時完成太多任務的焦慮中,而是要專注於做好一件事,並從中找出真正熱愛的方向。這段交流,讓學生們不僅學會科學的語言,更學會面對未來的姿態。
這場講座不僅是臺北市教育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更為北一女中校史增添濃墨重彩的一頁。David MacMillan 教授是第五位蒞臨本校的諾貝爾獎得主,他在學珠六樓國際會議廳外的「諾貝爾牆」親筆簽名,留下珍貴的歷史記錄,象徵世界級科學家對本校教學與學術風氣的高度肯定。透過與大師的面對面互動,學生不僅得以貼近最前沿的科研精神,更從中體會追求真理、勇於挑戰的科學態度,為未來投入科學研究與國際舞台奠定堅實基礎。
臺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這是臺北市首次邀請諾貝爾獎得主進入高中校園,是市府推動科學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成果,感謝諾科獎國際文教交流協會執行長朱愛蓮與政大陳榮政教授的大力促成。未來將持續引進國際教育資源,為臺灣學子搭建接軌世界的橋樑。朱愛蓮執行長亦指出,與世界級科學家近距離互動,是激發青年學子熱愛科學、勇於追夢的重要途徑,協會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為臺灣科研人才的培育貢獻心力。「向大師學習」活動讓學子親炙大師風範,也在心中種下科學探究的種子。臺北市教育局表示,未來將深化與國際教育機構的合作,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未來科學人才,讓臺北市成為亞洲科學教育的重要基地。 |
相關附件 |
|